近日台股仍是震盪格局,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反覆不定的壓抑,著實對於市場追價買氣的意願及信心,都會帶來某種程度的打擊。不過,對於短線的震盪,並無須過於緊張,一則在國內整體經濟持續持穩看好下,台股並沒有崩跌的條件與理由,再者,內資及政府基金持續偏多,一旦利空淡化或解除,相信很快地台股必然會再強彈大漲。
站穩二萬三後還有二萬四 就待不確定因素消除
根據國發會資料,2025年全球經貿將平穩成長,而台灣經濟基本面是強韌的,尤其在AI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擴展之下,帶動出口及投資動能,加上內需消費穩定擴增,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仍可達3.29%,顯見後市台股並沒有崩跌的條件與理由。況且,在一連串利空的打壓之下,都壓不下去,該漲的,畢竟還是會漲上去,站穩二萬三後,還有二萬四、二萬五,這些目標我們一個一個來。
就類股與個股輪動的架構來看,包括影像感測IC、工業電腦、工具機等AI暨機器人概念股,持續強勢領軍大漲,鋼鐵、散裝航運、資訊服務、記憶體等跌深股,受惠DeepSeek橫空出世,加入AI應用端落地的加持下,也一檔接一檔強彈大漲,當強勢股能夠持續領軍大漲續創新高,且弱勢股亦能夠回穩不再破底,代表後市將逐步趨向有利的方向前進,預期今年有三大主軸絕不可再錯過,包括AI暨機器人概念股、邊緣運算概念股、AI PC受惠股,以及災後重建商機題材譬如鋼鐵和散裝航運等,這些都是投資朋友可持續留意的機會。
【個股推薦】佳能(2374),近年受智慧型手機規格提升影響,加上傳統相機沒落,由傳統相機模組廠轉型智能光學模組廠,鎖定影像應用、車載以及Edge AI三大領域進行布局,切入運動型相機、穿戴型相機、安控產品及汽車安全影像系統等領域。
佳能投入車用攝像頭模組產品開發,可應用領域包括:駕駛者輔助環視、監視錄像、駕駛者疲勞監控、乘客檢知及物體偵測與電子照後鏡等,並研發商用車行車紀錄器駕駛者監控系統。醫療領域方面,與新加坡新創公司Attonics Systems Pte. Ltd.共同開發醫療檢測用的光譜儀檢測機。
主要利基題材有:
(1)獲利報喜,營運前景展望看俏:為了迎接「機器人之眼」兆元商機,光學股搭上熱門題材,佳能2024年12月營收5.51億元,年增率36.2%,全年累計營收61.83億元,累計年增率25.33%。佳能自結11月稅後盈餘6000萬,年增314.29%,換算EPS為0.21元,獲利亮眼,前三季稅後盈餘4.35億元,年增率達86.88%,換算每股EPS為1.52元,累計前11月EPS 1.73元,較2023年全年EPS 0.96元成長了八成。2025年1月合併營收5.12億元,年增率14.5%。
(2)機器人眼睛商機可期,光學大廠紛搶進:美國科技大廠特斯拉(Tesla)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,被譽為「機器人之眼」的光學鏡頭商機受到高度矚目,成為台灣光學廠的新戰場,佳能因為具備機器視覺技術備受市場青睞。
佳能表示,「已具備機器視覺的能力,也確實接到許多客戶的需求」,佳能過去是全球數位相機代工龍頭,隨著智慧型手機崛起取代數位相機,公司走向轉型,營運漸入佳境,受惠於360度環景攝影機商用訂單,以及複合式相機消費性影像應用產品、光學零組件,三大領域的訂單持續增溫,此外,在車用鏡頭、智慧城市監控部分也有斬獲。
(3)北越產能營收占比今年估計上看20%:為了減緩地緣政治的影響,公司持續分散供應鏈,其中,越南二廠(即北越新廠)在去(2024)年已經進入少量生產。展望今年,佳能表示,主要的營收貢獻來自於360度相機以及多功能複合相機,未來在產品設計發展上會持續著重於影像及聲音的應用。
【操作建議】策略「低接不追高」原則不變,配合線型架構來看,儘管受到大股東和碩逢高調節部分持股的壓抑下,股價一度拉回下探至54.7元季線附近,不過,隨著低接買盤進場加持,股價很快止穩上漲並站穩於十日線及月線之上,在前景展望仍是看好不變下,只要能夠守穩於「季線」關卡不破,預期後市仍能有續漲再戰前高的機會(※基本面資料若有異動,仍須依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訊息為主)。基於風險考量,請設好停損停利(詳見附圖說明)。
陳學進 顧問
今年先蹲後跳 明年可望迎來大成長
倫元投顧 APP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