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台股仍是呈現震盪格局,主要就是川普對等關稅搖擺不定,給了九十天寬限期,同時又對半導體產業進行「國安貿易」調查,讓人感到無所適從。不過,大師兄要跟大家說的是,請正向面對接下來的行情,我看到的是遍地是黃金、遍地是鑽石,甚至不排除接下來的行情將可望量縮震盪驚驚漲回來。
除了國安基金進場護盤,技術面大盤KD指標低檔黃金交叉,顯現股市嚴重超跌,後續報復性反彈行情機率高。此外,有超過百家上市櫃公司啟動庫藏股,預估後續啟動庫藏股家數會愈來愈多。加上內資和主力大戶也陸續回籠,挹注資金推升台股動能。
貪婪與恐懼一念之間 正向面對接下來的行情
貪婪與恐懼就在一念之間,正向面對接下來的行情,不論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(2330)、高速傳輸控制晶片祥碩(5269)、AI伺服器代工廠鴻海(2317)、廣達(2382)、緯創(3231)、散熱模組雙鴻(3324),甚至台積電大聯盟概念股、機器人暨自動化設備、車用電子等,均有輪動反彈大漲的機會,可伺機擇優低接布局。更多第一手訊息及飆股機會,老師都會在飆股鑫天地LINE@或TG的群組裡,無私與大家分享。
【個股推薦】亞光(3019),成立於1980年,主要業務為各種光學元件之製造,主要產品有光學鏡片/鏡頭、瞄準器、顯微鏡、雷射測距儀及相關零件等。
隨著科技產品日新月異,光學鏡片從原先的高單價、大口徑,往低價化、小型化發展。公司持續跨入3D感測鏡頭、車用及光通訊領域,其中光通訊產品包含主動、被動、動態等元件。
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玻璃研磨廠及非球面模造玻璃產能,生產各式光學鏡頭,從數位相機、360度運動攝影機、車載鏡頭到智慧型手機高階變焦G+P(玻璃+塑膠)鏡頭。
主要利基題材有:
(1)2024年獲利創十六年新高,今年營運會比去年好:亞光去(2024)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約63.17億元,年增率31%,營業毛利約11.69億元,年增率40%,營業淨利約5.21億元,年增率124%,稅後淨利約3.74億元,年增率34%,每股盈餘1.34元。
2024年合併營收約230.47億元,年增29%,營業毛利約42.8億元,年增率34%,主要為營收成長帶動規模經濟效益,營業淨利約17.62億元,年增率93%,稅後淨利約16.16億元,較2023年大幅成長108%,每股盈餘5.79元,創2008年以來新高。
去年營收及獲利皆來到十多年新高,展望2025年,看好數位相機、車載、影像感測器(CIS)成長,今年整體營運將力拚優於去年,維持高水準。
公司率先跨足Metalens領域,和新加坡MetaOptics合作發展Metalens各項創新產品,尤其是全球首創的Metalens全彩照相模組,以其創新技術優勢,搶攻未來AI快速發展帶動的光學鏡頭商機,包括VR/AR/MR市場等。
(2)數位相機成營收主力,今年全年營收上看二位數成長:數位相機、無人機/運動相機、手機稜鏡及瞄準器成為營運上升推手,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,今(2025)年營收有機會較去年兩位數成長,因為高階產品比較多,毛利率亦不比去年差。
數位相機今年成長較大,2024年出貨量從86萬台成長至136萬台,估計今年有望達到200萬台,2024年數位相機的營收大約是30億元,今年可望成長四成。
另一成長較大的產品是無人機/運動相機,估可成長二倍,從2024年大約20億元營收成長到今年40億元,無人機的營收占比有機會成長至15%~16%。
手機稜鏡及瞄準器部分,高階智慧型手機Tele鏡頭必須使用稜鏡,估今年成長幅度較大,去年手機稜鏡營收占比2.6%左右,估今年有望成長33%。瞄準器產品今年則有機會成長30%。
車載鏡頭出貨量2024年第四季回復正常,全年出貨量大約1200萬顆,營收占比14%左右。今年第一季、第二季訂單正常,預估出貨較去年持平。
由上述來看,亞光四大產品同步成長,今年每一季營收趨勢預期會與往年差不多,全年營收則有望年增二位數,法人機構預估,亞光今年營收上看267億元,年成長約16%。
【操作建議】策略「低接不追高」原則不變,配合線型架構來看,隨著股價觸底反彈上漲,並站穩於十日線及年線之上,配合低檔量增慣性改變,以及法人力挺偏多不變,只要守穩前低109元不破,逢低仍可留意,預期後市將有報復性反彈大漲的機會可期(※註:有關基本面資料,若有異動,仍須依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訊息為主)。基於風險考量,在操作上仍請設好停損停利(詳見附圖說明)。
陳學進 顧問
應用市場擴大 矽光子行情火熱
倫元投顧 APP活動